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新闻资讯 >>公司新闻
中国工程院院士方滨兴:内生安全问题可能成为人工智能“死穴”
时间:2025-11-20 00:12:11

原标题:中国工程院院士方滨兴:内生安全问题可能成为人工智能“死穴”

  从自动驾驶到智能家居,近两年,人工智能技术和应用发展迅速,科幻电影中曾经描绘的“人机共存”时代,似乎离人类越来越近。然而,人工智能足够安全吗?4月20日,在2019西湖论剑·网络安全大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邬江兴、方滨兴和杨小牛,表达了他们对人工智能潜在风险的思考和隐忧。

中国工程院院士共话网络安全。

25年前的今年,中国全功能接入国际互联网,就此拉开中国互联网的发展序幕,全社会的经济、文化、生活方式迎来深刻变革。

中国工程院院士邬江兴仍然记得当年的场景。他说,大家感到“欢新鼓舞”,各行各业都在倡导“互联网+”。但在发展伊始,网络安全问题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导致了现在的很多遗留问题。

2014年,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上强调,网络安全和信息化是一体之两翼、驱动之双轮,必须统一谋划、统一部署、统一推进、统一实施。做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要处理好安全和发展的关系,做到协调一致、齐头并进,以安全保发展、以发展促安全,努力建久安之势、成长治之业。

邬江兴深以为然。但他也坦言,同步安全和发展,对于全人类而言都是挑战。如今,人工智能应用正像互联网一样进入日常生活,各行各业须及早考虑人工智能的安全问题,否则就会重走当年的老路。“不管是什么问题都会有副作用,必须在发展的初期来解决。”他说。

中国工程院院士杨小牛,也有类似担忧:“人工智能会不会又像互联网一样,刚开始不考虑它自身的安全,最后发现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面临相当大的风险?”他认为,将来,如何让算法更加安全、可靠,是一个突出问题。

中国工程院院士方滨兴提出,人工智能的内生安全问题,可能成为其“死穴”。例如,一个被贴上几张小广告的停车标志牌,人看到标志牌会觉得毫无差别,但算法识别就会出现错误。

方滨兴介绍,这样的错误,与人工智能的内生原理有关。人工智能靠大量的数据和神经网络学习,人能够看到人工智能的处理结果,但神经网络中还有很多人看不到的隐含层。因此,几个小广告,甚至是像素点的改变,都会导致人工智能处理错误。

“现在要关注网络安全的新挑战”,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说,新技术带来了许多传统安全领域没有的新问题、新现象,必须予以重视。以自动驾驶汽车为例,如果黑客通过网络攻击获得了控制权,自动驾驶汽车就会变得非常危险。

采写:南都记者冯群星 蒋琳

作者:冯群星 蒋琳

友情链接:

外链:

455名思明区班主任被授予三角梅章  集美区一季度工作会议召开  来深圳赏花吧!漫山遍野的簕杜鹃花正是盛放时  华为ICT大赛在厦收官1700所院校参与  深圳电网建设进一步提速  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厦门发布六方面39项任务  • 湖里一站式企业服务平台获评全国优秀案例  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厦门涌潮,自贸扬帆!  深圳华强北探索“新业态”新模式  • 海沧区:城乡互融精神文明建设谱新篇  

互链:

深潜•走进日照|“会休息才会工作”王石给年轻人的这个建议你同意么?  【藏家人说援藏】⑥78岁迥巴藏戏老艺人:要把藏戏文化传承下去  山东发布2019年12月份疫情通报!共45人死亡这三种病要注意  还敢生产销售“脆皮安全帽”?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和你约谈  55秒|硬核助力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建设山东企业“闷头干大事儿”  52秒丨济南泉水浴场今起关停市民呼吁:节水保泉全民参与  31秒|宜宾灾区的孩子们咋样了帐篷里传出歌声和读书声  山东广电信通网络运营有限公司  7月2日起,山东省启动“e租宝”案集资参与人信息核实登记工作  毛主席接见过的他,94岁还“上班”,只为唤醒迷途中人